dedecms网站logo抖音seo招商
提示:文章写完后,目录可以自动生成,如何生成可参考右边的帮助文档
文章目录
- 前言
- 一、实例化概念
- 二、对象大小
- 1.对象存储
- 2.内存对齐规则
- 总结
前言
提示:以下是本篇文章正文内容,下面案例可供参考
一、实例化概念
• ⽤类类型在物理内存中创建对象的过程,称为类实例化出对象。
• 类是对象进⾏⼀种抽象描述,是⼀个模型⼀样的东西,限定了类有哪些成员变量,这些成员变量只
是声明,没有分配空间,⽤类实例化出对象时,才会分配空间。
• ⼀个类可以实例化出多个对象,实例化出的对象 占⽤实际的物理空间,存储类成员变量。打个⽐
⽅:类实例化出对象就像现实中使⽤建筑设计图建造出房⼦,类就像是设计图,设计图规划了有多
少个房间,房间⼤⼩功能等,但是并没有实体的建筑存在,也不能住⼈,⽤设计图修建出房⼦,房
⼦才能住⼈。同样类就像设计图⼀样,不能存储数据,实例化出的对象分配物理内存存储数据。
在面向对象编程(OOP)中,实例化(Instantiation)是指创建一个类的实例的过程。这个实例,也称为对象,是类的具体化,拥有类定义的属性和行为。实例化使得抽象的类概念成为具有具体数据和功能的实体。
实例化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点:
-
创建对象:在内存中分配空间以存储对象的状态(成员变量)。
-
初始化:设置对象的初始状态。这可能涉及到调用构造函数来初始化成员变量。
-
分配内存:对象可能在栈上(自动存储期)或堆上(动态存储期)创建。栈上的对象在作用域结束时自动销毁,而堆上的对象需要手动管理其生命周期。
实例化的例子:
class MyClass {
public:int value;MyClass(int val) : value(val) {} // 构造函数
};int main() {MyClass obj(10); // 在栈上实例化对象,初始化value为10MyClass* ptr = new MyClass(20); // 在堆上实例化对象,初始化value为20// 使用obj和ptr// ...delete ptr; // 释放堆上分配的内存return 0;
}
在这个例子中,我们定义了一个简单的类 MyClass
,它有一个公有成员变量 value
和一个构造函数。在 main
函数中,我们实例化了两个 MyClass
对象:一个是栈上的对象 obj
,另一个是堆上的对象 ptr
。
实例化的特点:
-
栈上实例化:对象的生命周期与创建它的函数或代码块相同。当函数结束或代码块执行完毕时,对象会被自动销毁。
-
堆上实例化:对象的生命周期由程序员控制,需要使用
new
操作符来创建对象,并使用delete
来释放内存。这允许对象在创建它的函数之外存活。 -
默认构造函数:如果没有显式定义构造函数,编译器会提供一个默认构造函数,它不执行任何初始化。
-
拷贝构造函数:用于创建一个对象作为另一个同类型对象的副本。如果没有定义拷贝构造函数,编译器会提供一个默认的拷贝构造函数。
-
构造函数重载:可以为类定义多个构造函数,它们可以有不同的参数列表,这允许以不同的方式初始化对象。
实例化是面向对象编程中创建和使用对象的基本操作,它使得类的概念得以在程序中具体实现和操作。
#include<iostream>
using namespace std;
class Date
{
public:
void Init(int year, int month, int day)
{
_year = year;
_month = month;
_day = day;
}
void Print()
{
cout << _year << "/" << _month << "/" << _day << endl;
}
private:
// 这⾥只是声明,没有开空间
int _year;
int _month;
int _day;
};
int main(){
// Date类实例化出对象d1和d2
Date d1;
Date d2;
d1.Init(2024, 3, 31);
d1.Print();
d2.Init(2024, 7, 5);
d2.Print();
return 0;
}
二、对象大小
1.对象存储
这段内容讨论了C+++中对象大小的概念,特别是对象如何存储成员变量和成员函数,以及内存对齐规则对对象大小的影响。以下是对这段内容的总结:
对象存储方式设计
-
成员变量存储:对象中存储的是成员变量,这些变量是对象状态的具体表示。每个对象都有自己的成员变量副本,用于存储各自的数据。
-
成员函数存储:成员函数本身不存储在对象中。成员函数在编译后被转换为机器指令,存储在代码段中。对象中存储的是成员函数的地址(即函数指针),这些指针指向代码段中的函数实现。
-
函数指针:函数指针在编译时就已经确定,不需要在每个对象中重复存储。只有在动态多态的情况下,函数地址才需要在运行时确定,这时才需要存储函数地址。
2.内存对齐规则
内存对齐规则
-
第一个成员变量:在结构体或类中,第一个成员变量的偏移量为0。
-
其他成员变量:其他成员变量的地址需要对齐到某个数字(对齐数)的整数倍。这个对齐数是编译器默认的对齐数与成员变量大小的较小值。
-
编译器默认对齐数:在Visual Studio(VS)中,默认的对齐数为8字节。
-
结构体总大小:结构体的总大小是所有成员变量最大对齐数的整数倍。如果结构体中嵌套了其他结构体,那么嵌套的结构体也需要对齐到自己的最大对齐数。
#include<iostream>
using namespace std;
// 计算⼀下A/B/C实例化的对象是多⼤?
class A
{
public:
void Print()
{
cout << _ch << endl;
}
private:
char _ch;
int _i;
};
class B
{
public:
void Print()
{
//...
}
};
class C
{};
int main()
{
A a;
B b;
C c;
cout << sizeof(a) << endl;cout << sizeof(b) << endl;
cout << sizeof(c) << endl;
return 0;
}
总结
- 对象实例化时,只存储成员变量,不存储成员函数的代码。
- 成员函数的地址(函数指针)在对象中存储,用于调用成员函数。
- 内存对齐规则确保了成员变量的地址是其大小的整数倍,这有助于提高内存访问的效率。
- 结构体或类的大小由其成员变量的最大对齐数决定,以确保内存布局的效率。
这段内容强调了在设计类和结构体时,内存对齐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,它影响着对象的存储和性能。通过理解这些概念,开发者可以更好地控制对象的内存布局,优化程序的性能。